晋跆协【2024】15号 签发人:张永强
关于举办2024年山西省跆拳道俱乐部联赛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山西省跆拳道协会2024年工作计划,为适应市场现状,提高赛事规模、扩大跆拳道项目宣传力、影响力,拟定为吕梁赛区、临汾赛区、太原赛区和总决赛,于2024年7月至8月举办2024年山西省跆拳道俱乐部联赛片区赛及总决赛,现将总规程下发(见附件),请各参赛单位积极组织,加强赛前训练。
本页无正文。
山西省跆拳道协会
2024年6月18日
附件:
2024年山西省跆拳道俱乐部联赛
竞 赛 总 规 程
一、主办单位
山西省跆拳道协会
二、承办单位
各赛区承办单位
三、协办单位
各赞助单位
四、技术支持
新跆联(无锡)赛事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五、竞赛时间、地点
时间:2024年7月至8月
地点:待定
(各赛区时间、地点由补充通知公布)
六、参赛单位
全省各地市跆拳道俱乐部、道馆、活动中心
七、竞赛组别
幼儿乙组: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出生(4周岁)
幼儿甲组: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出生(5周岁)
儿童组: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出生(6-7周岁)
少儿组: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出生(8-9周岁)
少年组: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出生(10-11周岁)
青少组: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出生(12-14周岁)
青年组: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出生(15-17周岁)
八、竞赛类别
个人品势、混双品势、团体品势、个人竞技、团体竞技、跆拳舞、趣味竞赛
九、运动员参赛资格
1、参赛运动员必须出具真实年龄证明(身份证、户口本或出生证明);
2、参赛运动员必须持有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心电图诊断证明(距离竞赛日三十日以内);
3、参赛运动员不得为“全国运动员注册”、“山西省运动员注册”的专业运动员。
十、资格审查及管理
1、山西省跆拳道协会负责对参赛运动员的《年龄证明》、《免责声明》、心电图及运动员注册进行资格审查,对不符合参赛资格者做出“不允许参赛通知”,对其单位做出处罚;
2、所有参赛运动员由竞赛主办单位统一购置《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3、各参赛单位对参赛运动员的资格产生异议时,须在当场比赛开始前30分钟以书面证明材料向组委会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4、参赛运动队或运动员采取任何手段对参赛资格弄虚作假,一经发现立即通报取消该代表单位参赛资格及成绩,并取消该运动员下一年参赛资格。
十一、报名
1、报名时间:以各赛区补充通知为准
2、报名方式:本次比赛采用网络报名方式;
3、报名网址:以各赛区补充通知为准
4、报名咨询人:张明斌 联系电话:13623662320。
5、各单位网报教练员时,务必根据报名人数比例勾选教练员;
十二、报到所需材料
1、由县级以上医院出具心电图诊断报告原件(必须加盖医院公章);
2、以代表队为单位签署的《山西省跆拳道俱乐部联赛诚信承诺书》(附件1)。
3、以代表队为单位签署的《山西省跆拳道俱乐部联赛免责声明》(附件2);
十三、报到流程
1、各赛区报名截止后,将关闭网络报名通道,其余方式一律不接受报名;
2、本次比赛采取最新称重系统及称重方式“人脸识别体重秤”,所有参赛运动员需经过“人脸识别系统”。网络报名照片严格按照要求上传近期免冠照片,因上传未达要求造成识别不正确由参赛代表队自行负责;
3、报到时先提供所需一切纸质材料后。心电图于竞赛结束后由各代表队领队统一领回。所有参赛信息以网络报名数据为准,报名完成后不得进行更改;
十四、竞赛办法
本次比赛采用“中国跆拳道协会”修订的各项最新竞赛规则执行。个人竞技比赛为“局胜制”、团体竞技比赛为“总分制”、品势比赛为“排名制”。
1、品势竞赛类
A、项目设置
各组别运动员按照《中国跆拳道协会级位证书》或《山西省跆拳道协会级位证书》分为初级(白带、白黄带、黄带、黄绿带)、中级(绿带、绿蓝带、蓝带)、高级(蓝红带、红带、红黑带、黑带)。
个人品势项目比赛每名运动员只能参加一个级别的竞赛。个人品势比赛运动员参赛项目为两套品势。成绩录取为两套品势平均分。混双品势、团体品势以第一套参赛。
B、各级别参赛内容
个人品势、混双品势、团体品势各级别组别参赛内容一致
组别 |
初级 |
中级 |
高级 |
|||
第一套 |
第二套 |
第一套 |
第二套 |
第一套 |
第二套 |
|
青年组 |
太极四章 |
太极五章 |
太极五章 |
太极六章 |
太极七章 |
太极八章 |
青少组 |
太极三章 |
太极四章 |
太极四章 |
太极五章 |
太极五章 |
太极六章 |
少年组 |
太极二章 |
太极三章 |
太极三章 |
太极四章 |
太极四章 |
太极五章 |
少儿组 |
太极二章 |
太极三章 |
太极三章 |
太极四章 |
太极四章 |
太极五章 |
儿童组 |
太极一章 |
太极二章 |
太极二章 |
太极三章 |
太极三章 |
太极四章 |
幼儿甲组 |
太极一章 |
太极一章 |
太极一章 |
太极二章 |
太极二章 |
太极三章 |
幼儿乙组 |
太极一章 |
太极一章 |
太极一章 |
太极二章 |
太极二章 |
太极三章 |
|
|
|
|
|
|
|
C、各项目分组
项目 |
个人品势 |
混双品势 |
团体品势 |
||
分组 |
男子 |
女子 |
男、女各一人 |
男子团体三人 |
女子团体三人 |
D、各项目、各级别录取前三名颁发奖牌、证书;
E、团体总分前六名颁发奖杯。团体总分分别计9、7、5.5分;
2、个人竞技竞赛类
A、个人竞技级别设置
青年组:
男子 |
-39kg |
-43kg |
-47kg |
-51kg |
-55kg |
-59kg |
-63kg |
-67kg |
-71kg |
-75kg |
+75kg |
女子 |
-37kg |
-41kg |
-45kg |
-49kg |
-53kg |
-57kg |
-61kg |
-65kg |
-69kg |
-73kg |
+73kg |
青少组:
男子 |
-38kg |
-42kg |
-46kg |
-50kg |
-54kg |
-58kg |
-62kg |
-66kg |
-70kg |
-74kg |
+74kg |
女子 |
-36kg |
-40kg |
-44kg |
-48kg |
-52kg |
-56kg |
-60kg |
-64kg |
-68kg |
-72kg |
+72kg |
少年组:
男子 |
-25kg |
-28kg |
-31kg |
-34kg |
-37kg |
-40kg |
-43kg |
-46kg |
-49kg |
-52kg |
+52kg |
女子 |
-23kg |
-26kg |
-29kg |
-32kg |
-35kg |
-38kg |
-41kg |
-44kg |
-47kg |
-50kg |
+50kg |
少儿组:
男子 |
-24kg |
-26kg |
-28kg |
-30kg |
-32kg |
-34kg |
-36kg |
-38kg |
-40kg |
-42kg |
+42kg |
女子 |
-21kg |
-23kg |
-25kg |
-27kg |
-29kg |
-31kg |
-33kg |
-35kg |
-37kg |
-39kg |
+39kg |
儿童组:
男子 |
-20kg |
-22kg |
-24kg |
-26kg |
-28kg |
-30kg |
-32kg |
-34kg |
-36kg |
-38kg |
+38kg |
女子 |
-17kg |
-19kg |
-21kg |
-23kg |
-25kg |
-27kg |
-29kg |
-31kg |
-33kg |
-35kg |
+35kg |
幼儿甲组:
男子 |
-14kg |
-16kg |
-18kg |
-20kg |
-22kg |
-24kg |
-26kg |
-28kg |
-30kg |
-32kg |
+32kg |
女子 |
-14kg |
-16kg |
-18kg |
-20kg |
-22kg |
-24kg |
-26kg |
-28kg |
-30kg |
-32kg |
+32kg |
B、比赛采取“单败淘汰制”
C、各项目、各级别录取前三名颁发奖牌、证书;其余成绩全部并列第五名,只颁发证书;
D、团体总分前六名颁发奖杯。团体总分分别计9、7、5.5分;
E、各级别不够两人取消该级别比赛,运动员将自动上调至上一级别进行比赛,如上一级别无人参赛则取消该运动员比赛;
F、本次竞技比赛采用“大满贯”电子护具进行;
G、成年组、青年组、少年组、每局比赛90秒,局间休息30秒;儿童甲组、儿童乙组、幼儿组每局比赛60秒,局间休息30秒。幼儿乙组不设竞技比赛;
H、称重:所有参加竞技运动员于赛前报到日完成称重。各组别运动员不得“裸称”,男子运动员必须着内裤、女子运动员必须着内衣、内裤。所有运动员一律不得着其他服装(除内衣、内裤)称重;
3、团体竞技竞赛类
A、组别、级别分类:
少年男子组:-28KG、-34KG、-40KG
少年女子组:-25KG、-31KG、-37KG
少儿男子组:-22KG、-26KG、-30KG
少儿女子组:-20KG、-24KG、-28KG
儿童男子组:-18KG、-22KG、-26KG
儿童女子组:-16KG、-20KG、-24KG
幼儿男子甲组:-16KG、-20KG、-24KG
幼儿女子甲组:-16KG、-20KG、-24KG
B、竞赛规则:
1、每队需满3名运动员方可比赛。每组中所有运动员个人体重不得超过本级别,最小体重不得低于下一级别;
2、竞赛共分4回合,1-3回合每回合1分钟,第4回合2分钟,以4回合总分计入成绩;
3、比赛期间出现恶意犯规行为时,裁判有权终止比赛判犯规败;
4、其他具体事宜将在技术会议时宣布;
4、跆拳舞竞赛类
A、采用一轮计分赛制;
B、可男女混合组队,每队5-9人,不得多或少,每个组别限报1队;
C、组别设置按照竞赛规程实施;
D、比赛时间1分30秒至3分30秒,超时10秒开始扣分;
E、比赛音频文件为mp3格式,文件名为参赛队+参赛组别,存在U盘内,检录时由教练携带;
F、比赛动作中应包含80%以上的跆拳道技术动作,不得出现世跆联(WT)以外的跆拳道运动风格及形式,不得使用任何武术器械,可以使用情景道具与装饰品,但须在赛前以文字形式提交申请,经裁判委员会审定同意;
G、可以对道服进行特别设计以增强表演效果,提倡并支持以健康完美为前提对参赛选手进行适当的形象舞台化设计,如:化妆、发型设计。但须在赛前以文字形式提交设计图样和需求,经裁判委员会审定同意;
H、各级别录取前三名颁发奖牌、证书;
5、趣味赛竞赛类
A、竞赛分类:个人竞速横踢赛
B、组别分类:按照总规程“竞赛组别分类”
C、竞赛内容为单腿横踢20秒,按有效次数排名。使用电子计数设备;
D、各级别录取前三名颁发奖牌、证书;
十四、护具及服装
1、参赛运动员必须穿着世界跆拳道联盟认定跆拳道道服样式(参加品势的穿着品势服)。
2、本次比赛统一使用电子护具,队员自备白色护臂、护腿、护裆、护手、护齿(透明)、腰带;
3、参赛运动员不得穿着印有“中国、CHINAN、CHN”及带有国旗(含外国国旗)、国徽及宗教标识、标语的道服、运动服参赛;
4、各代表队参加颁奖仪式须统一着装(含统一道服或运动服、运动鞋);
5、教练员参加领队会议、技术会议及入场执教须着白色带领Polo衫,深色长裤,佩戴领队、教练员证。
十五、技术、领队会议
1、技术、领队会议时另行通知;
2、组委会竞赛官员宣讲有关规则、规程及注意事项,回答各代表队有关竞赛的提问;
3、各代表队务必派出符合要求的领队及教练员参加,如未参加技术、领队会议的代表队不得在竞赛过程中提出审议,不得在竞赛结束后提出申诉,由此造成的各类问题由代表队自行承担。
十六、技术官员组成
由山西省跆拳道协会委派、选派组成“赛风赛纪监督组”、“仲裁委员会”、“裁判组”、“编排记录组”、“检录组”,各工作组直接对山西省跆拳道协会负责。
十七、其它规定
1、比赛评选“MVP男子、女子运动员”、“优秀教练员”、“优秀裁判员”评选办法另行通知;
2、个人竞技、个人品势、混双品势、团体品势将统计团体总分,团体总分前三名颁发奖杯;
3、各参赛队不得无故弃权比赛、不得迟到、务必准时按照要求时间内进行报到、称重工作;
4、各代表队对裁判判罚结果有异议者,可依据竞赛规则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申诉。申诉程序为:由当场比赛执教教练员或领队于当场比赛结束10分钟以内,向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诉书》及申诉费1000元整(申诉成功退还、不成功扣除),由大会仲裁委员会受理并得出最终审判;
5、所有技术官员遵照中国跆拳道协会颁布的《裁判员管理办法》进行管理。技术官员报到时携带本人中国跆拳道协会颁发的《裁判员等级证书》;
5、各参赛单位在报到时上缴“纪律保证金”1000元整,如在赛场出现有损跆拳道形象的过激或不良行为等违反赛风赛纪问题,将予以扣除保证金并取消该单位一切成绩及下一年度参赛资格,如未发生此类现象,保证金将于赛会结束后退还各代表队;
6、技术官员报到时间另行通知。
十八、竞赛经费
1、报名费370.00元/人;
2、增项费150.00元/人/项;
3、电子护具使用费100.00元/人(参加竞技的运动员)。
十九、本规程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二十、本规程解释权属主办单位
附件1:山西省跆拳道俱乐部联赛诚信承诺书(下载WORD文件)
附件2:山西省跆拳道俱乐部联赛免责声明(下载WORD文件)
通知下载PDF文件:/UpdateFiles/files/20240628103749661.pdf
通知下载WORD文件:/UpdateFiles/files/20240628105054567.doc